第499节(1 / 2)
&esp;&esp;应该不算太突兀了吧?
&esp;&esp;“这样林主任,我手头还有一个无人机的项目要忙,之前答应过杨如彬杨大哥的,等这边忙完,我去蓉飞找您,大概半个月一个月的样子。”
&esp;&esp;林主任大喜!
&esp;&esp;终于劝动周瑞来蓉城了!
&esp;&esp;“太好了!您随时来,我给您订机票!”
&esp;&esp;“那不用……您到时候请我吃火锅就行了,对了,为了到时候工作能顺利,我回头先发一份材料清单给您看看。”
&esp;&esp;林广荣一愣:“啊?什么材料?”
&esp;&esp;“鲲鹏的材料,特种金属、特种零件、七七八八什么都有,当然只是我模拟了一下。”
&esp;&esp;林广荣感觉自己是不是阿兹海默了……
&esp;&esp;我们不是还没涉及材料问题么?怎么清单都有了?
&esp;&esp;当初周瑞动用能力的时候,提过的要求之一,就是尽量适配“国内现有工业能力”。
&esp;&esp;这不代表落后,隔壁“b2”80年代就飞了。
&esp;&esp;在有限的工业能力中,用精妙的设计来达成指标,才是“工程之美”,而不是一味地的堆砌材料。
&esp;&esp;就像所有铁匠都能用天外陨铁造出强大的武器,但能用凡铁做到同样效果的,才是真有本事的。
&esp;&esp;堆材料谁不会?
&esp;&esp;虽然最后因为个别指标实在不想降低,一小部分需求是微微超出现有“工业能力”的,但问题不大,可以解决……
&esp;&esp;“您不用现在筹备,但是可以先熟悉一下,联络一下各工业实体,等咱们定稿了,再决定不迟。”
&esp;&esp;林广荣听到“定稿”两个字,眉头一皱,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。
&esp;&esp;“周总,您不会又‘偶有所得’了吧。”
&esp;&esp;再“偶”下去……整架轰炸机都快被你全“偶”完了!
&esp;&esp;第562章 军无研究所启动
&esp;&esp;“偶不偶的,总归有点所得……嗯,您先别着急……材料要求我回头让人发过去,您先看看。”
&esp;&esp;“鲲鹏”的事情,铺垫了这么久,是该解开谜底了。
&esp;&esp;如果倒推一下,距离鲲鹏面世,大概还有:一次“科研大决战”,让全套设计合理出现、材料零件筹备、调兵遣将尝试组装。
&esp;&esp;当然,严谨考量的话,中间自然还要穿插大量测试、研讨、风洞、决策、攻坚等……毕竟飞行器制造是严谨的,别人可不知道“鲲鹏”已经完备到如此程度。
&esp;&esp;周瑞会想办法,用自己的“偶有所得”,来简化中间过程……让其顺利诞生。
&esp;&esp;大型超音速隐身突围轰炸机,这是大杀器。
&esp;&esp;排除掉欺负“小朋友”的情况,如果是大国互殴……基本不到“核”阶段,是不会出动这种东西的。
&esp;&esp;大可不必飞过半个地球,就为了投一个常规炸弹吧?
&esp;&esp;听个响也听不见啊!
&esp;&esp;99%的情况用不到,1%的时候,你最好祈祷自己有!
&esp;&esp;而且鲲鹏采用的是“四象隐身技术”,装备“毕方”发动机,性能全方位吊打上世纪80年代技术定型的b2,在现代战争中,依旧、也注定拥有一席之地,如果公布数据,能让老美寝食难安。
&esp;&esp;对战略威慑起到的意义,可能比“威龙”还要来的强大。
&esp;&esp;这玩意儿也不需要考虑量产,需求量远低于“威龙”,以隔壁为例,几十年了,就20架,缝缝补补的。
&esp;&esp;先搞出一架,做战略威慑用,哪怕是手搓都行,然后做技术固定,以后以年为单位,根据局势判断是否需要追加,一年一架甚至几年一架都可以。
&esp;&esp;当然后续低端局,就不需要周瑞参与了,他现在只打高端局。
&esp;&esp;挂了电话,周瑞迅速开始排列各项事宜,现今是三月中旬,争取四月中之前能过去。
&esp;&esp;材料列表可以先发过去,让林广荣掌掌眼,让他们先联络着,缩短后面的时间。
&esp;&esp;在此之前,就是答应杨如彬的“军无研究所”了,至少要开个头。
&esp;&esp;如果说鲲鹏是战略威慑层面,那么“军无”就是实质性提升战斗力了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冯阳穿着有些老气的夹克,行走在大学路上。
&esp;&esp;对比自己本科阶段的国防科大,复大周围要更热闹一些,也更世俗一些。
&esp;&esp;今天是“军无研究所”正式开展工作的第一天,他是来报道的。
&esp;&esp;抵达沪上已经近十天了,冯阳也算是休了个长假,大葫芦串也去看了,外滩也去走了,灯红酒绿的大都市,比京北还要热闹。
&esp;&esp;只是心里对于“军无研究所”的热忱却没有减少。
&esp;&esp;三天前,他得到了一份关于已有无人机型的资料。
&esp;&esp;巡飞手雷、巡飞机、蜂鸟机、候鸟机……
&esp;&esp;更厉害的还有“无人机作战平台”、“可视化头盔”等集成技术。
&esp;&esp;而这些所有东西,据说只是去年周总抽空做出来的。
&esp;&esp;对于这位比自己还年轻的周总,冯阳除了佩服实在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。
&esp;&esp;军用无人机,和“机械智能”的出现,让他在一直研究的“智能指挥”方向,看到了希望。
&esp;&esp;原本一些可能要十年后才有机会落地的设想,现在感觉已经近在眼前了,这如何能不激动。
&esp;&esp;走进智能大厦,由于还没有工牌,立刻就有向导无人机飞了出来。
&esp;&esp;“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?”
&esp;&esp;第二次见识了,冯阳依旧感觉稀奇:“我来报道,姓名冯阳。”
&esp;&esp;向导无人机上的指示灯变成了正在处理的黄色。
&esp;&esp;“正在通知,请稍后……您可乘坐三号电梯,一次性权限已经为您开放。”
&esp;&esp;冯阳走进电梯,居然已经“按好键”了,电梯右上角的盒子也发出声音:“访客您好,正在去往六楼。”
&esp;&esp;虽然有些奇怪不是直接去地下,但心里还是暗道一声牛逼。
&esp;&esp;作为注定会加入“军无研究所”的人,他已经有权限知道一些东西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