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节(2 / 2)
祟祟、神出鬼没、心怀鬼胎……
&esp;&esp;八式的名字,自然生成。
&esp;&esp;他踢了三遍鬼脚,然后收势。养生主关于鬼脚的评价,来到了“精通”。
&esp;&esp;没有半分勉强,只是水到渠成。
&esp;&esp;精通级别的鬼脚与清风符典可以尝试完全融合,但文胆尚未补充回来,仍是虚化透明。
&esp;&esp;虎鹤双形拳当初也是靠文胆破碎,才能融合两种内家气劲,进阶精通。
&esp;&esp;当然,只是雏形级别的融合,消耗气血可以做到。
&esp;&esp;但周清没那么多时间了。
&esp;&esp;消耗气血,没气血丹的情况下,短时间很难补回来,多少会影响他的战斗力。而且新的武技,还需要重新修炼掌握。
&esp;&esp;自不如此刻精通级别的鬼脚那样炉火纯青。
&esp;&esp;不要最好,只要最适合。
&esp;&esp;现在他贴身作战有鬼脚、虎鹤双形拳以及不成系统的左手剑。十步之外的作战,有弹指神通和弩箭。
&esp;&esp;弩箭威力更大,只是需要特定的时机,不及弹指神通那样灵活。
&esp;&esp;但弹指神通的威力又是不及弩箭的。
&esp;&esp;两者刚好互补。
&esp;&esp;林小姐送他的弩箭是手弩,并不大,携带方便。
&esp;&esp;若是军用的弩箭,威力远比手弩大,可便携性也差了不少。
&esp;&esp;手弩的杀伤力集中在三十步内。
&esp;&esp;再远距离,除非精准命中心脏咽喉等要害,否则很难形成致命伤。若是和尚、陈豹那种武者,即使在三十步外命中要害,也难以致命。
&esp;&esp;这也是周清要在箭头上涂毒的原因。
&esp;&esp;接下来时间,周清熬炼拳脚,温习科举八股,还顺带复习了策论。乡试本来就有考策论,二来他见世道渐乱,这种情况下,一些有抱负的主政官,会在乡试中侧重一些关于时政的内容,要考察这些,自然当用策论了。
&esp;&esp;这类的例子,在他前世关于科举的了解中是有过的。
&esp;&esp;譬如明朝万历之后,科举其实已经不以拘泥迂腐的八股文为主,考试的内容,多了许多对时局的思考。
&esp;&esp;正如科举的制度,本身也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的。
&esp;&esp;古人并不愚笨,若是将王朝的衰落,完全归结于某个制度,那可太小瞧古人的智慧了。
&esp;&esp;周清的导师曾说过,土地兼并,在有的地方,除了向有功名的读书人投献外。
&esp;&esp;即使普通地主豪不强迫,也有普通平民自愿卖地。
&esp;&esp;因为作为自耕农,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很差,收成好的时候,谷贱伤农,收成不好的时候,遇到灾荒人祸,届时只能将田土贱卖。自然不如在年景好的时候,将土地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。
&esp;&esp;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,却也是存在的。而且还有另一个原因,那就是手工商业逐渐发达,农户有了更多进城讨生活的机会。
&esp;&esp;此外,名声好不好,也是乡村统治者能不能顺利进行土地兼并的一个因素。
&esp;&esp;如现在的胡村,等周清考中举人,胡村肯定愿意立刻依附过来,投献土地。
&esp;&esp;其中除了周清有举人身份外,也跟他们愿意相信周清有关,这份信任是周清当塾师时积累起来的。
&esp;&esp;如果名声不好的乡绅,不会有自耕农主动去依附。
&esp;&esp;这类人,就是所谓的劣绅。他们想要进行兼并,就得采取更恶劣的手段,容易引起对抗。
&esp;&esp;因此一般来说,世代扎根的豪强,都会为本乡本里谋取利益,赚取名声,这也就是所谓的家风清正。
&esp;&esp;至于鱼肉乡里,多是朝别的乡里去。
&esp;&esp;毕竟身份地位的维持,关键在于有自己人支持,这是根基。